進入夏季,暴雨天氣會經常光顧我國各地。尤其是南方地區,暴雨過后很可能就會帶來內澇,車輛經過或停放的時候,不小心就會涉水或直接被水浸泡,尤其是立交橋下等地勢低洼處。
燃油車與電動汽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,理應具有全天候、全氣候使用的能力,因而,在雨天也能正常使用,車輛門窗、頂棚等位置不應進水,是汽車產品最起碼的要求。
目前,電動汽車和燃油車車身的防護標準為IP65,IP防護標準版是歐洲電子技術標準化委員提出的電器設備防護等級,后面的兩個數字分別代表固態和液態防護等級,數字越大,防護等級越高。汽車車身IP65的防護水平表示,灰塵無法進去,用水龍頭直接對著車身外殼任何方向噴水都不會造成有害影響,因此,就車身外殼而言,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的防水性能是一樣的,否則就不敢區洗車店洗車了。
防水能力的高低,除了看車身防水等級以外,涉水能力也是一個參考依據。
燃油車發動機啟動后,是需要空氣參與的,因而發動機具有進氣口和出氣口。如果水從進氣口或出氣口進入,發動機就會熄火,甚至損壞。因此,一般來說,水深達到25cm左右,燃油車就無法安全通過了。
電動汽車的動力來自電機,電機工作時,是無需空氣參與的,即便全部浸入水中也能正常運轉。動力電池內部電芯眾多,電路復雜,內部儲存著大量的高壓電,而且置于底盤區域,涉水時極易被水淹沒。因此,電池的涉水能力如何,大體上決定了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
目前,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防護等級是IP67,這意味著在常溫常壓下,動力電池浸泡在1米深的水中30分鐘,不會出現任何不良后果,因此,電動汽車的涉水能力可以是超過25cm的,只要水不漫入車廂,電動汽車可以在水中短暫行駛。因而,就涉水能力而言,電動汽車比燃油車更高。不過,電動汽車達到IP67防護標準,僅限于動力電池,電機,其他零部件是達不到這一標準的,因此,適當涉水可以,如果涉水時間長,積水過深,電動汽車也會出現不良影響,從而出現故障的,所以,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汽車,都不宜長時間深入涉水,哪怕三電系統防護等級高于燃油車的純電動汽車。